湘僑聯字〔2014〕18號
湖南省僑聯
關于做好“中國華僑國際
文化交流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僑聯、省直僑聯、各高校僑聯、三一集團僑聯,省僑聯直屬團體機構:
“國家僑民香港國際聯盟傳統藝術藝術學習洽談會學習營地”(左右統稱“學習洽談會學習營地”)是僑聯聚集對具備中華夢傳統藝術藝術、精神抖擻僑的優點、眾多僑胞期盼、社會進步進步多方面淘寶好評,從而弘揚長征精神中華夢杰出傳統藝術藝術、實施中西方歷史古傳統藝術傳統藝術藝術學習洽談會學習的種類傳統藝術藝術公共場所等所給予查證的展出觀察窗口,是僑聯聚集合并社會進步進步資源、實施其優勢互替、同心開展業務海國內外傳統藝術藝術學習洽談會學習游戲活動的決定性app平臺。為更穩地規范性起來運行、的提升管理制度、的提升效益分析、進一步推動進步,國家僑聯專發放了《更多“國家僑民香港國際聯盟傳統藝術藝術學習洽談會學習營地”有觀規范性起來運行的通知怎么寫》(中僑發〔2014〕84號)。現結合在一起國務院辦公廳省份技術 水平現場現狀,經會黨政聯席觸摸會議探討,就加強“在我國僑民國際級技術 水平互動交流幼兒園”上報的工作相關的問題通知單以下的:
一、 組織領導
在省僑聯黨組領導下,由省僑聯黨組成員、副廳級紀檢員章伯崗具體牽頭負責。宣傳聯絡處具體組織實施。此項工作作為2015年省僑聯文化宣傳重要工作之一,并納入績效考核內容。
二、“交流基地”認證范圍
總體上分為四類:
1.文化遺產保護場所。主要是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遺跡,名人故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中心等。
2.知名旅游文化景點。主要是文化街區、文化園林、民俗村落,以及風景名勝的文化景點等。
3.文化研究培訓機構。主要是僑特色學校,僑史研究機構,以及書法、國畫、武術、中醫、民樂、戲曲、烹飪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培訓館所等。
4.其它文化交流單位。主要是由僑界人士或廣大僑胞創辦、
加入創造、捐建的其他一些人文結構、人文環境、人文公共設施等。
三、“交流基地”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主要有以下四點:
1.文化特色鮮明。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華僑文化特質,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適時以“親情中華”(Embrace China)為主題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具有獨特文化魅力、正面教育意義和較高傳承價值。
2.為僑服務熱情。主動為僑聯組織、海內外僑胞到訪和參觀考察提供優惠條件和優質服務,具有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的能力,決策層、管理層成員有人已經加入或愿意加入僑聯及其外圍組織。
3.引領作用突出。在全國、地區和行業、領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示范意義,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擴大地域文化對外影響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社會效益顯著、社會認可廣泛。
4.運行機制完善。具有配套齊全的活動場地、參觀場所、展覽場館、宣傳設施和真實可靠的文物、圖片、史料、音像、文字說明等,以及完善的管理機構、稱職的專職管理人員和專(兼)職講解員、完備的規章制度;有明確的維護與修繕資金來源,能夠保障主要建筑及設施設備運行狀態完好。
四、“交流基地”認證程序
基本有五個緩解:
1.審報。由審報公司給出以書面形式請示報告,填好《國家華人華僑國際英文文化教育交流溝通基底審報驗證表》(詳情附注1,之下英文縮寫《稅務審核表格式》),向省僑聯入憲口頭伸請,并審核《稅務審核表格式》和稅務審核的工作單位了解等稅務審核材質一式3份極其光學pdf文件。稅務審核的工作單位了解主要的包含機關單位名字大全、上級崗位掌管崗位、基本建設建設規模和具體房屋建筑裝置、文化產業人文精神和蘇州特色、具體世界 效益分析、建立聯系在海外僑團事情、凈資產財力的來源、推進為僑服務培訓事情同時涉及到的主題活動商品圖片材料等信息內容。
2.核對。省僑聯依據申請上報板材,結構安排逐戶調查和評估報告格式,論述說出初階段個人指導意見,向全球有僑聯說出以書面形式請示報告并向全球有僑聯文明聯絡部上傳附件申請上報板材一式弄一份非常智能電子word表格;全球有僑聯文明聯絡部視情結構安排逐戶調查,說出確認個人指導意見報全球有僑聯名譽主席工作年會論述確立。
3.驗收。我國僑聯公布通報范文驗收“聊天產業園”,頒發統一標準制式門頭牌匾(詳情圖片附件2);省僑聯對核定的“討論會基底”擇機展開簡樸的授牌活動,并向社會上發布在有關于現象。
五、“交流基地”管理辦法
“聯席會促銷活動研學產業園”整體來說上分中僑聯、市級重點僑聯多級操作。市級重點僑聯責任人進行進行和監查調查,中僑聯責任人審查和填寫,可是報一次或按序進行;進行公司的待填寫后其為云南省華人僑民藝術聯席會促銷活動研學產業園;中僑聯定期存款進行對“聯席會促銷活動研學產業園”進行促銷活動、達成目標任務、起到做用、重要建筑物及公用設施機 完整,具體情況等進行考評,實施運行推行系統化等。為抓好“聯席會促銷活動研學產業園”操作有章可言,迅速提生系統化、規范性化、科學實驗化操作平行,中僑聯制定方案《中華人僑民國際金藝術聯席會促銷活動研學產業園操作最好的辦法(暫行)》(詳情附加3),按時公司檢查報告,及時來修改,日益對其來不斷完善。省僑聯對比全球僑聯有觀耍求對省海外華僑和文化討論營地來考核方案和驗收,并予以有關于能夠。
六、“交流基地”申報工作安排
1.2015年元月,下發《關于做好“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
2.3月底前,組織開展對全省文化單位的梳理和摸底;收集整理各單位申報材料。
3.4月份,根據申報情況,經會黨組(或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我省申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初擬文化單位。
4.5-6月份,組織對確定擬作我省申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單位實地考察和評估,研究提出初步意見后。向中國僑聯提出書面請示并向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提交申報材料,請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組織實地考察。
5.7月-8月(視情),對確認的“交流基地”舉行簡樸的揭牌儀式,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有關情況。(此項工作待中國僑聯下發通報確認我省“交流基地”名單后進行)。
6.匯總申報材料,進行下階段的申報工作。
7. 12月,向華人僑聯報送我《更多辦理“華人僑民國外技術 交流電研學基地”操作原因總結會》。
七、有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開展“交流基地”有關工作,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僑聯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要舉措,是持續深化“兩個并重”、積極推進“兩個拓展”的重要抓手,是豐富“親情中華”主題活動內涵、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各級僑聯要高度重視“交流基地”有關工作,充分認識其目的和意義,不斷增強做好工作的自覺和自信。
2.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僑聯要明確一名會領導分管此項工作,機關指定專人具體負責,確保工作責任落實、有序推進;組織開展對地域內文化單位的梳理和摸底,制定具體的申報、核查、確認工作實施方案,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終有總結。
3.積極爭取支持。各級僑聯要主動尋求黨委、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的支持,充分發揮僑聯委員及僑商會、參政議政委員會等組織中會員的作用,切實加強與“交流基地”的溝通和協調,最大限度地借助和整合各方優勢、資源,著力建立和完善合作共贏、持續發展的工作機制,努力形成合力推進“交流基地”建設的工作局面。
4.務求明顯實效。各級僑聯要堅持標準、講求質量,做到推薦申報單位寧缺毋濫,確保“交流基地”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依托“交流基地”,創造性地開展主題宣傳、文化交流、華文教育、智力引進、社會公益等活動,充分發揮“交流基地”作用;強化創新意識、精品意識、長遠意識,力求取得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扎實推進僑聯文化交流工作不斷達到新水平。
聯系人:向行軍(0731-84448721)
電子郵箱:sqlxlch@163.com
郵寄地址:長沙市開福區迎賓路185號省僑聯314辦公室(郵編:410011)
附件:1.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申報認證表
2.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制式規范
3.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管理辦法(暫行)
湖南省僑聯
2014年12月30日
附屬品1
中國現代海外華僑國際金學歷交流學習培訓基地填報身份認證表
(20 年度目標)
申辦機構 |
| ||||||||
院校地點 |
|
郵政銀行編號規則 |
| ||||||
公司的通電話 |
( ) |
網 址 |
| ||||||
廠家經營性質 |
|
上級職能部門行政主管職能部門 |
| ||||||
申請類 |
□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稅守護環境 □知名度高口碑好旅游行業學歷游玩景點 □文化知識研究分析專業培訓機購 □另外和文化交談組織 (會按照情況發生將之中一個前排的“□”涂黑) | ||||||||
有沒(了嗎)變成了省(民族內蒙古自治區、副省級城市)海外華僑技術 聊天基地網 |
(20 ) | ||||||||
申辦標準 負 責 人 |
姓 名 |
|
職 務 |
|
僑聯行政職務 |
| |||
手 機 |
|
|
| ||||||
地方級僑聯 聯 系 人 |
姓 名 |
|
職 務 |
|
辦工打電話 |
| |||
手 機 |
|
|
| ||||||
申 報 單 位 簡 介 |
| ||||||||
為僑 功能 所提 供的 優惠券 必備條件 |
| ||||||||
申辦 想法 |
| ||||||||
申 報 單 位 意 見 |
(公章)
年 月 日 |
省( 基層民主 區、 直轄 市) 僑聯 一件 |
(簽字)
年 月 日 | ||||||
中 國 僑 聯 意 見 |
經打算,要確認該工作單位為“在我國僑民國際聯盟文化知識交流信息營地”(中僑發〔 〕 號壓縮文件)。
(敲章) 年 月 日 | ||||||||
圖片附件2
中國內地海外華僑國際金傳統藝術聯席會研學基地橫匾制式技術規范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規格為長70 cm×寬50cm,材質為金色不銹鋼金屬拉絲,文字圖案鐫刻采用腐蝕工藝。牌匾上方居中位置冠以“親情中華”主題活動LOGO組合(橫版);牌匾中間位置標明“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及其英文譯名“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Base for Overseas Chinese”;牌匾下方右側落款“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及其英文譯名“All-China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以及確認日期。標準圖如下:
附近3
全球僑民國際性文化知識交流電園區菅理法律依據(暫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僑聯工作的意見》和中國僑聯“九代會”戰略部署,加強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以下簡稱“交流基地”)管理和建設,充分發揮“交流基地”作用,最大限度地團結凝聚僑心僑力,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交流基地”是僑聯組織對承載中華文化、富有僑的特色、廣大僑胞向往、社會廣泛好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各類文化場所等所予以確認的展示窗口,是僑聯組織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優勢互補、合力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組織申報和考察,由中國僑聯復核和確認。
第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應因地制宜,積極創建地域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協助地方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管理,并定期進行專項檢查考核。申報成為“交流基地”的單位應從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中產生,或者確認為“交流基地”后即為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第二章 認證范圍
四號條 “交流基地”認證范圍如下:
(一)文化遺產保護場所。主要是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遺跡,名人故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中心等。
(二)知名旅游文化景點。主要是文化街區、文化園林、民俗村落,以及風景名勝的文化景點等。
(三)文化研究培訓機構。主要是僑特色學校,僑史研究機構,以及書法、國畫、武術、中醫、民樂、戲曲、烹飪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培訓館所等。
(四)其它文化交流單位。主要是由僑界人士或廣大僑胞創辦、參與創辦、捐建的其它文化機構、文化場所、文化設施等。
第三章 基本條件
第五條 “交流基地”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文化特色鮮明。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華僑文化特質,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適時以“親情中華”(Embrace China)為主題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具有獨特文化魅力、正面教育意義和較高傳承價值。
(二)為僑服務熱情。主動為僑聯組織、海內外僑胞到訪和參觀考察提供優惠條件和優質服務,具有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的能力,決策層、管理層成員有人已經加入或愿意加入僑聯及其外圍組織。
(三)引領作用突出。在全國、地區和行業、領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示范意義,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擴大地域文化對外影響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社會效益顯著、社會認可廣泛。
(四)運行機制完善。具有配套齊全的活動場地、參觀場所、展覽場館、宣傳設施和真實可靠的文物、圖片、史料、音像、文字說明等,以及完善的管理機構、稱職的專職管理人員和專(兼)職講解員、完備的規章制度;有明確的維護與修繕資金來源,能夠保障主要建筑及設施設備運行狀態完好。
第四章 認證程序
最后條 “交流基地”認證程序如下:
(一)申報。申報單位提出書面請示,填報《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申報認證表》(以下簡稱《申報表》),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申報表》和申報單位介紹等申報材料一式三份及其電子文檔。申報單位介紹主要包括單位名稱、上級主管部門、建設規模和主要建筑設施、文化內涵和特色、主要社會效益、聯系海外僑團情況、資產資金來源、開展為僑服務情況以及相關活動圖片資料等內容。
(二)核查。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根據申報材料,組織實地考察和評估,研究提出初步意見,向中國僑聯提出書面請示并向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提交申報材料一式一份及其電子文檔;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視情組織實地考察,提出復核意見報中國僑聯主席辦公會議研究確定。
(三)核驗。中國國僑聯發放通報會核驗“討論會基礎”,評為制定制式匾額;省(村民自治州、行政區)僑聯對核驗的“討論會基礎”適當承辦簡樸的揭牌慶典慶典,并向發展發布公告有關于的情況。
第五章 主要任務
第七條 充分發揮“交流基地”平臺作用和資源優勢,以“僑與中國夢”為主題,以中華文化為核心,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為特色,以華僑文化為紐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努力滿足海內外僑胞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需求,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一)宣傳引導。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深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大力宣傳廣大僑胞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激發海內外僑胞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引導廣大僑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文化交流。舉辦“親情中華”主題系列活動,組織海外僑胞參觀考察,參加文化搭臺、面向僑胞的海外演出、慰問、巡展、演示等人文交流活動,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三)華文教育。組織海內外華裔青少年中華文化體驗和實踐活動,舉辦海外華文教師培訓班,為推進海外華文教育,增強海外僑胞特別是新僑對祖(籍)國的文化認同感發揮積極作用。
(四)智力引進。積極引進海外僑界文化專業人才和智力,廣泛開展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為實現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促進中外民間友好牽線搭橋。
第六章 工作機制
第八條 “交流基地”管理和建設實行組織機制、培訓機制、宣傳機制、評估機制、表彰機制、退出機制等工作機制。
(一)阻止共識機制。“交流基地”管理和建設在中國僑聯統一領導下,由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負責具體組織、協調和實施。各級僑聯要明確一名會領導分管此項工作,機關指定專人具體負責,加強與相關部門和“交流基地”聯系,確保工作責任落實、有序推進。
(二)技術培訓策略。中國僑聯定期召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工作研討會,以會代訓,組織各級僑聯、“交流基地”負責人參觀考察、學習觀摩。
(三)校園宣傳系統。分級分主旨發掘國外市場僑胞“關于親情中華·中國行”參觀線路,協調國內主流媒體和海外華文媒體推介宣傳,提高“交流基地”知名度,增強僑聯組織影響力。
(四)評價機制化。中國僑聯定期組織對“交流基地”開展活動、完成任務、發揮作用等情況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衡量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
(五)頒獎會機制化。對“交流基地”管理和建設成績突出并形成品牌效應的僑聯組織和“交流基地”負責人,中國僑聯每五年給予通報表彰和適當物質獎勵。
(六)撤出機理。省級僑聯承擔“交流基地”的監督責任。“交流基地”如有違反國家和當地政府相關政策和法規;發揮“交流基地”作用不明顯;管理不善,在海內外僑胞中造成不良影響;其他有違“交流基地”宗旨的行為之一者,一經發現或由省級僑聯報告,中國僑聯將取消其“交流基地”資格,收回所授牌匾。
第七章 牌匾規制
九條 “交流基地”統一懸掛制式牌匾。牌匾規格為長70 cm×寬50cm,材質為金色不銹鋼金屬拉絲,文字圖案鐫刻采用腐蝕工藝。牌匾上方居中位置冠以“親情中華”主題活動LOGO組合(橫版);牌匾中間位置標明“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及其英文譯名“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Base for Overseas Chinese”;牌匾下方右側落款“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及其英文譯名“All-China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以及確認日期。
第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制發地域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牌匾,應參照執行“交流基地”制式規范。牌匾規格為長60 cm×寬40cm,材質為銀色不銹鋼金屬拉絲,文字圖案鐫刻采用腐蝕工藝。牌匾上方居中位置冠以“親情中華”主題活動LOGO組合(橫版);牌匾中間位置標明“××省華人華人海外華僑企業古文化水平洽談示范園區”以下列關于日語譯名;門匾右下方右邊落款“××省留學歸國華人華人海外華僑合力會”以下列關于日語譯名,各類核對期限。地域差異華人華人海外華僑企業古文化水平洽談示范園區門匾圖案應填報中華僑聯企業古文化水平洽談部備案接入。
第十一條 “交流基地”要將牌匾懸掛在本單位入口處醒目位置,并在接待處、售票處等處公布為僑服務優惠條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第八章 附 則
第10二條 本辦法由中國僑聯負責解釋。
第10這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僑聯工作室 2015年1月5 日頒布